在之前的文章中,我們多次介紹了混凝土強度的檢測方法,但這些文章多數是從理論角度講解如何計算混凝土強度,而本文主要從實踐角度,講解現場檢測混凝土強度,該如何劃分單元、抽樣取點等。
一、混凝土現場檢測單元劃分、抽樣取點和布點原則
01 檢測單元劃分
一般情況下可按房屋的層劃分為檢測單元,當不同類型構件的混凝土力學性能檢測值相差較大時,也可按房屋構件的類型劃分檢測單元。
當房屋的層數較多,且確知混凝土的強度設計等級時,也可將混凝土設計強度相同的若干層合并作為一個檢測單元。
02 抽樣取點
《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》(GB/T 50344-2004)第 3.3.13 條,建筑結構檢測中,檢測批的最小樣本容量不宜小于表 3.3.13 的限定值;第 3.3.19 條和 3.3.20 條,計算抽樣檢測批具有 95%保證率的最小樣本容量為 5 個。
《既有建筑物結構檢測與評定標準》(DG/TJ08-804-2005)第 4.1.3 條,·····對材料強度的檢測,同一檢測單元中的抽樣數量(檢測單體數量)不應少于 5 個,樣本應均勻分布于整個檢測單元中并具有代表性。
① 回彈法:《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》(JGJ/T 23-2011)第 4.1.3 條,檢測數量不宜少于同批構件總數的 30%且不宜少于 10 件。
回彈檢測方法:
每個構件選取10個雙面測區,每個測區一般為20×20=400㎝,用砂輪磨光混凝土表面后,每個單面測區內均勻布置8個測點,同一相對位置測區雙面共16個測點, 是否取芯,當檢測條件與相應測強曲線的適用條件有較大差異時,應采用鉆取芯樣進行修正(每個檢測單元芯樣試件的數量宜為3~6個),如果取芯,需要在芯樣修正里輸入芯樣高度,直徑(建議芯樣高度與直徑相等),破壞荷載,每組數據得到平均回彈值,角度修正值,側面修正值,混凝土強度,芯樣修正值(如果沒有取芯為0),修正后的換算值(修正后的強度),總的得出測區平均強度,測區強度最小值,測區強度標準差,構件強度推定值,芯樣修正值,用HT225型混凝土回彈儀測量回彈值。
② 超聲回彈綜合法:《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程》(CECS 02:2005)第 5.1.2條,檢測數量不宜少于同批構件總數的 30%且不應少于 10 件。
超聲聲速值的測量與計算:
測量回彈值完畢的同時每個單面測區布置3個測點,相對面的同一位置也布置3個測點,用TICO型非金屬超聲波檢測儀測量構件相對面間的聲速。用鋼卷尺測量聲波傳遞距離,角測法須計算測距。
a. 測試的聲時值應精確至0.1μs,聲速值應精確至0.01km/s。超聲測距的測量誤差應不大于±1%。
b. 在每個測區內的相對測試面上,應各布置3個測點,且發射和接收換能器的軸線應在同一軸線上。
c. 測區聲速應按下列公式計算z v=1/tm和tm=(t1+t2+t3〉/3,式中v一一測區聲速值km/s, l一-超聲測距mm, tm一測區平均聲時值μs, t1,t2,t3-一分別為測區中3個測點的聲時值。
a.結構或構件受力較小的部位;
b.混凝土強度質量具有代表性的部位;
c.便于鉆芯機安放與操作的部位;
d. 避開主筋、預埋件和管線的位置,并盡量避開其他鋼筋;
e. 用鉆芯法和非破損法綜合測定強度時,應與非破損法取統一測區。
a. 檢測單個構件,每個構件的芯樣數量不少于三個;對于較小的構件,可以去兩個;
b. 鉆取的芯樣直徑一般不小于骨科最大粒徑的三倍,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小于骨科最大粒徑的兩倍;
c. 鉆芯機使用,鉆機固定,防止工作時產生偏移;安裝鉆頭前,檢測主軸旋轉方向;鉆取時,正向轉動操作手柄,使鉆頭慢慢接觸混凝土表面,待鉆頭刃部入槽穩定后施壓,到達預定深度后,方向旋轉操作手柄,取出鉆頭致混凝土表面,關閉鉆芯機;
d. 鉆取的芯樣應標上清晰的標記。